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十八篇 垂泪 (第7/7页)
青布千层底,针脚细密如当年离家时妻子连夜赶制的那双,鞋帮上同样沾着绥德城外的黄尘和家乡故地的泥土。 村口枯树下,马老三与几个老头正围坐闲聊,眯眼认了半天,突然咧嘴:“ 金阳回来啦?还这么精神啊。。。这身板还跟杆枪似的啊!” 马金阳拱手一笑,“三叔儿好!带城哥儿回来给我爹扫墓了。。。” 马老三眼睛却黏在玉城的腰带上——那块羊脂玉扣正随着步伐轻晃,晃得人眼晕,瘪着嘴叨咕道:“城哥儿都这么大啦!有几年没回来了吧?” 玉城赶紧鞠躬行礼,道:“三爷爷好!三爷爷身体还这么硬朗呢!” 旁边一个老头儿堆笑搭腔:“ 金阳啊,今年雨水少,你家祖坟可没塌哩!” 两父子走过去,老头们低声议论开了: “金阳还是当年那个后生!甭管干什么、啥时候,一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的!” 可再瞧了瞧儿子的打扮,又开始了嘀咕——“这哪是回乡扫墓?这分明就是回来显摆了!” “也不知道都在西安做什么,能赚那么多钱?” “听说他儿子在京城里给大太监当干儿子。。。” 正所谓先敬罗衫再敬人,当你也不知道人家的底细,这衣服就是人的第二层皮。父子俩的穿着,一个像不肯褪色的旧梦,一个像披了金的现实。 玉城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路,一边想起了那个马老三,村里出了名的老光棍儿!小时候悄悄看见过马老三喝多了在路边撒尿,好大好大的一串,黢黑黢黑的,晃来晃去如同马的一般。。。那尿嗞在地上也是极响,恨不能砸出一个土坑来。。。后来也不知道是因为穷,还是因为jiba太大了,没有女子敢嫁他。。。、 还曾经不小心看过马老三憋急眼了,cao一头。。。羊。。。实在是因为那羊叫的太凄惨了,惹得玉城过去看。。。当时就觉得好刺激、好兴奋,现在想起来,老没廉耻的东西! 村后乱石岗的边角,一片荒芜的坡地上,便是玉城祖父、祖母和母亲的坟——说是坟,其实不过就是黄土垄中的三座矮丘。远处是无定河干涸的旧河道,风一过,沙尘泥土便簌簌地往坟头上扑。 三座低矮的土堆,拢共不过三步宽,坟头草稀稀拉拉,多是耐旱的狗尾巴草和灰灰菜。祖父的坟稍大些,土色深褐,像是多年无人添土,被雨水冲刷得塌了半边;祖母的坟紧挨着,略小,再旁边就是玉城母亲的坟,更小。坟前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,只斜插着一块风化的青石板,上面用炭灰草草画了个“马”字,早已模糊不清。 坟周围没有石兽,没有香炉,只有几棵歪脖子酸枣树斜斜地长在坟旁,枝干虬结,结的果子又小又涩,连鸟都不啄。 马金阳蹲下身,用手一点点把坟头的杂草拔净,玉城也蹲下陪着一块儿拔,然后又把塌下来的土往上拢拢。但毕竟基础太差,拢上去又掉下来,拢上去又掉下来,土堆还是那个土堆。 马金阳将带来的香烛、纸钱、果品、老酒一一摆了出来,动作很轻很慢,每放一样,都要在坟前顿一下,像是怕惊醒了下面睡着的人。 玉城念叨着:“爹,这坟太寒酸了!要不咱花点钱,选快好地,把坟迁过去。。。再请石匠刻对碑,麒麟守墓,青砖铺路,再多种些花草树木——如今咱又不是花不起这钱!修得气派点,村里人看了,也知道咱家如今不一样了!” 马金阳淡淡地说:“迁坟就算了!你祖父祖母在这活一辈子了,别折腾了。。。村里别人家的坟也都是这样的。。。明日我请人过来简单修葺一下,防着下大雨的时候把墓冲了就好。。。弄的太招摇了,村里人怎么看我们?反而招人嫉恨。。。” 说罢,马金阳跪下来,重重磕了三个头。 最后一个头磕下去时,他的额头抵在冰冷的黄土上,久久没抬起来。豆大的几滴泪落地,被溅起的灰土包成了个泥球。 风卷着纸灰扑在他背上,像是多年前,那个佝偻着腰在灶台边熬粥的老母亲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。 有些东西,不是钱能修的。 时光过去了,便是过去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